「戒、定」沒有,讀很多佛經是知識不是智慧。「智慧」是從「定」生的。不是讀很多書就生出智慧。那是知識很豐富,但「智慧」沒有。(梵語:śikṣā)
至誠頂禮 慧命恩師 慈悲開示: 「戒、定」沒有,讀很多佛經是知識不是智慧。「智慧」是從「定」生的。不是讀很多書就生出智慧。那是知識很豐富,但「智慧」沒有。 有智慧,個人受用,健康長壽。「人逢喜事精神爽」。有智慧得法喜,天天快樂不易衰老。 「知識」再豐富他還是有憂慮;牽掛。「憂能使人老」。 學佛是求智慧,不求知識。有了智慧,不學也知道。有知識不學不見得知道。這是兩者不同。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例子。他不認識字,卻能「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成禪宗祖師。 佛與歷代祖師教學生,都不主張學多.學雜。都教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ㄧ門心是定的。一般三年到五年「心定了」;得三昧。七年八年得「開悟」。不能大徹大悟也有大悟。這是中國傳統教學方法。儒釋道皆用此法教學。 心定下來,不會心浮氣躁。守這些規矩就是「戒律」。能得定也能開悟。 中國老祖宗教學最高指導原則「人之初。性本善」:「回歸人性本善。教育就成功了」。 「教之道。貴以專」:「專」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般十年有成。 佛經上也是這樣教的。一部經通,所有經全通了。 學佛.學儒.學道:是學「智慧」。 佛學.儒學.道學:是學「知識」。 「知識」不能解決問題。縱然解決問題,後面有後遺症。 「智慧」可以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 真理永恆不變。智慧不會變。知識常常變。中國「儒釋道」三家都是智慧。要從「戒定慧」下手。講求「悟性」講求「開悟」。 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往生公案(七十六)明 唐廷任 唐廷任。字體如,是金華(浙江)蘭諸縣的秀才。天性純樸忠厚,具有躬親孝友的德行。不久之後覺悟到世間無常,於是傾注所有的心力在修道上。曾經參訪雲棲宏公,宏公教授他念佛三昧,於是更加努力修行,如是經十三年如一日。 年六十歲,正值十一月的早晨,告訴他的兒子們說:「新春十一日,我就要走了!」到了正月十一日,便盥洗漱口,整衣端坐,並結手印,口裏稱念佛號,面帶微笑而往生。此事發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一年(西元一六○三年)。(恭錄往生集) 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一心觀禮,極樂教主,因地聞法,即發無上正覺之心,住真實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修菩薩道,於無量劫,積植德行,所發殊勝大願,悉皆圓滿成就,名具萬德,聲聞十方,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祈願: 每日早晚 課誦淨業 福報功德。 讀經念佛 聽經聞法 皆悉迴向 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