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不是給普通凡人看的。在修行者眼中,《道德經》簡單易懂,因為老子就是寫給修行者的。老子先講了天道的特點,然後讓修行者去效法,模仿,學習天地之道德,最後回歸大道。
在修行者眼中,
《道德經》簡單易懂,
因為老子就是寫給修行者的。
老子先講了天道的特點,然後讓修行者去效法,模仿,學習天地之道德,最後回歸大道。
比如,
天道生、養了萬物卻不佔有,不主宰萬物,不執著,所以天長地久。
天父地母不佔有自己養育的萬物。
人間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還是很執著的。
我們學習天道:
對一切不佔有。
我們是旅客,來人間逛一圈,看看就行了,不佔有任何東西。
對身體不佔有。
我們僥倖得到這個身體,使用這個身體,並不佔有。
愛護自己的肉體,不縱慾,不濫用。
我的思想我也不佔有,任它生滅,我只是清淨。
佛叫我們“觀”,
只是觀,而不佔有。
《心經》第一個字是“觀”,
《金剛經》最後一個字也是“觀”。
《心經》教導我們“觀自在”,
《金剛經》教導我們“如是觀”。
夢裡啥都有,就是無法佔有!
聖人看這世間萬物就像夢,所以無意佔有。
對於自己的孩子,我們不佔有,
只是觀,看著他成長,提供幫助而已。
孩子不屬於你,
他們屬於他們自己。
他們有自己的歸屬,也會尋找自己靈魂的歸屬,但這歸屬一定不是你。
對於房子,我們不佔有。
房子不等於家,有家不一定要買房。 對於愛人,我們不佔有,只要她幸福,自己就幸福! 佔有欲是比較幼稚的念頭。 聰明人對什麼都不想佔有。
老子說: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
—《道德經》第十章。
道雖然生成了萬物,
但不佔有萬物;
養育了萬物,
卻不據為已有;
替萬物做了所有的事情,
但不因此要求回報;
幫助萬物順利成長,
卻不主宰萬物。
現代人和老子完全相反,現代人喜歡佔有,希望擁有更多,習慣主宰更多,想要控制更多。
但老子告訴我們,
不是這樣:不符合道。
違背了道,就會出現問題。
自然規律就是這樣的。
喜歡佔有的人一直在輪迴。
修行者不佔有,不執著,
能夠跳出輪迴。
我是誰?
你平時說的:
“我的身體、我的想法、我的父母、我的錢、我的房子、我的車子、我的孩子、我的工作、我的手腳、我的愛人、我的朋友… …”這些都只是“我的”,並不是“我”。
這些不可能是你,為什麼?
因為這其中的任何一個少了,你依然存在。
#人生是一場修行
#大道至簡
#國學智慧
(圖文轉載)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6BA3V9buC/
標籤:
宇宙人生的真相, 秘密,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國學智慧, 道德經是帝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