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歸一宗,到最後還是要,念阿彌陀佛,才能究竟了生死。念佛求生西方,阿彌陀佛才是我們究竟歸依處,是我們的故鄉。(Tisarana)

🙏廣欽老和尚🙏開示:

⚠︎記住:你是來這裡了生死,
不是來這裡惹是非,不可談論他人是非,

修行修這個心,
不是在觀別人,修別人,

要觀自己的起心動念,抓自己的心猿意馬

不是抓別人的心猿意馬來說是非。

如果眼睛老是在看別人,
注意別人好壞、別人怎樣,
甚至與人說長論短,講得到處都是是非,
這樣就沒辦法修這個心,
這個心就不會清淨。

話要講出來,有利益眾生的才可以講,
不可以由我們的嘴出去,
而讓信徒造口業。

有功夫的人,
耳朵不聽人家是非,
眼睛不看人家善惡。

只有那些沒功夫的人,
才整天窺伺他人的是非。

如果真會修行的人,
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當我們在論說他人是非時,
不是他非我是的事實,
而是我們的耳根、眼根,
在納受分別外物,
是自家賊在劫功德財。

你看看這個世界,
大家都沈迷在夢中,
追逐名利,你爭我奪,
每個人都在比賽,
看看誰的夢做的最大。

結果生不帶來,
死亦帶不去,
只是多造一些新的惡業,

好也笑笑,壞也笑笑,
不管遇到甚麼事,
都是一句阿彌陀佛,
常將阿彌陀佛念在心頭。

念佛法門普攝群機,
不識字的老太婆也可以修。

在家居士
想要修得如何,
那是不可能的事。
還是一心念佛,求帶業往生,
不要再墮娑婆,才是最穩當的。

萬法歸一宗,
到最後還是要,
念阿彌陀佛,
才能究竟了生死。

念佛求生西方,
阿彌陀佛才是我們究竟歸依處,
是我們的故鄉。

☺按個【讚】結個緣☺
☺按【分享】種善緣☺

《廣欽老和尚 開示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sWCotPlcQw&list=PL7lUQc5s93Vk5_hJ8JlKTxJ79iXScMnZ9&index=1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7hMRigFo/

在巴利文中,
三皈依(Tisarana)是由三(ti)與庇護所(sarana)所組成,意為「由佛、法、僧構成的一個三重庇護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玄一感應:三印藏 - Trilakṣaṇā dharmamudrā - tripiṭaka

往生淨土 - Rebirth to PureLand | 平安無事 - safe and sound

🎯不管修什麼法門 關鍵是一門深入 - The key is to go deep into

佛說:我只有一部經 - I only have one sutra

要捨,從哪裡捨起?從你最喜歡的東西捨起,為什麼?最喜歡的,你對它的念最深。一般人絕大多數是情執,現在我看不是情執,你看兒女不要父母,情執就沒有了。現在是財執,沒有不想錢的,這個東西麻煩了。(let go Start with your favorite thing)

【試圖去影響他人,就是你此生最大的執念】要知道,這世上無人可渡、無人能渡、唯有自渡。(玄一:自性自度,佛不能度)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阿彌陀佛,念佛成佛。佛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涅槃》生死一了,大事就己經完畢。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使令眾生了生脫死、離苦得樂,這就是諸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這個世界上。(nirvana)

玄一: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煩惱。做人不要常看別人的過失,這是你煩惱的根源,時間一長 你就會慢慢地傷害自己。

㊙️《道德經》不是給普通凡人看的。在修行者眼中,《道德經》簡單易懂,因為老子就是寫給修行者的。老子先講了天道的特點,然後讓修行者去效法,模仿,學習天地之道德,最後回歸大道。

最重要的是修自己,不要管別人,管別人的念頭,就破壞自己的清淨平等覺。不能管,自己管自己沒管好,怎麼能管別人?什麼時候自己管好了?開悟,證果,把自己管好了,至少也得證初果。(Mind yourself)

素齋念佛《五福臨門》【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念佛的人永遠沒有災難】為什麼?念佛的人心地善良、清淨,跟災難不發生任何關係,所以他永遠沒有災難。縱然災難來了,阿彌陀佛帶他到極樂世界去。

玄一:最高境界 素與簡 (highest realm)

@玄一學佛修行:素齋念佛《五福臨門》 ①長壽②富貴③康寧④好德⑤善終(預知時至 自在往生)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關聖帝君說•因果一次大清算•後面災劫更嚴重•望大家都能素食•老母降道救原郎•沒有賣後悔的藥•疫情平息須戒殺•何忍再吃衆生肉•吃素仙佛來庇佑•芸芸眾生皆有靈•天時緊急快吃素